关于次氯酸

科普:为什么次氯酸是上班族最佳便携式个人防护消毒剂? 

2020-09-25 21:12:04 Wang 169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生活,随着上班的人数越来越多,且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的出行、办公、购物要想提升安全级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之外,还需要学习一些消毒技巧,不把病毒带到办公室、公司,更不能把病毒带回家。

我们先来看看国家消毒技术规范中对于消毒剂的级别认定.

根据消毒因子的适当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将其分为四个作用水平的消毒方法。

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

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电力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和一些复配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

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

摘自《2002消毒技术规范》

         微酸性次氯酸生成器

再来看看目前官方认可并推广的能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几个方法。

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方案中也提到: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紫外线、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后两个办法属于消毒剂范畴,也是上班、购物、出行易于携带的物品。

        微酸性次氯酸生成器

第一,酒精。

酒精,学名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闪点12.78℃,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75%乙醇消毒液闪点大约在22℃,火灾危险性还是属于甲类,因此在使用75%乙醇进行消毒过程中,室内禁止喷洒式消毒方式,应采取擦拭方法进行消毒且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撒漏,空气中浓度不能超过3%以防止火灾发生,保持室内通风,室外采取喷洒式消毒方式必须禁止明火,防止局部喷洒浓度过大,遇明火发生燃烧风险。不光明火,如果喷洒浓度达到3%,衣服静电就能爆炸。

请不要往身上喷洒酒精,吸烟人群远离酒精,家家都买了酒精不等于家家都会正确使用,使用不当,极易引发高层大火,请大家好千万小心。不要往身上喷酒精!屋里也不要喷!

所以75%酒精不适合作为便携式个人防护消毒剂,更不能做空气消毒剂。

第二,次氯酸。

含氯消毒剂的定义: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

不论是无机含氯消毒剂还是有机含氯消毒剂,其溶于水之后最终的活性成分都是次氯酸。

以往,人们总是想尽办法让次氯酸以更加稳定的方式存在,以便其能长期保存;而现在,逆变电解技术的产生,使含氯消毒剂以其最本质的方式— —次氯酸来直接呈现,即产即用的生产方式也帮助解决了其长期储存的问题,使消毒技术回归到最本质的状态。

细胞膜表面是带有负电荷的,因此次氯酸根(ClO-,也是带负电荷)不能轻易进入细胞内部,而次氯酸(HClO)是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并与其内部的DNA和线粒体发生反应,使其死亡。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同等有效氯的情况下,为什么次氯酸(HClO)的杀菌能力比次氯酸钠(NaClO)的原因,科学研究表明,次氯酸(HClO)的杀菌能力是次氯酸根(ClO-)80倍。

次氯酸(HClO)杀菌后为什么无残留?氯元素哪里去了?

微生物都具有蛋白结构(有机物),次氯酸(HClO)可以与含氮有机物或含硫有机物反应,氯与病原菌结合,而病原菌的H被Cl取代,与OH结合形成H2O,因此我们可以说:电解水/次氯酸杀菌后不会有残留。

[ HOCl + protein of pathogens or organisms ]

H-O-Cl + R-NH2 → R-NH-Cl +H2O

H-O-Cl + R-SH → R-S-Cl +H2O

当然,除了和有机物反应无残留,其还可以实现自身分解无残留。

次氯酸的性质不够稳定,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2HClO→2HCl+O₂↑

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分解产物中的氯化氢浓度极低;到底低到什么地步呢?

我们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其质量浓度为104.8g/L”来计算,60ppm的次氯酸水分解后,产生的HCl浓度也为60ppm,即60mg/L,折算为质量分数为0.0057%,相当于10%的盐酸稀释了1754倍。

次氯酸已经被证实了可用作伤口护理剂,早在2016年美国FDA已经批准了以次氯酸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用于人或动物伤口处理或多种感染的产品。

次氯酸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消毒:手机、电脑消毒,口腔溃疡、吸烟口臭,湿疹,过敏,痘痘、宠物消毒,餐具消毒等。

优质次氯酸属于医疗级别的消毒液,但是因次氯酸的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前文已提到),久置的次氯酸消毒液往往其杀菌消毒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而众洁康牌微酸性次氯酸生成器能随时稳定的生成pH 5~6.5、有效氯含量100mg/L左右的优质微酸性次氯酸,且不同于市场上其他的次氯酸消毒液,由众洁康牌微酸性次氯酸生成器所生成的微酸性次氯酸特点及优势如下:

1)100%人体无害原料制作,0化学添加剂,不含任何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的化学物质

(2)起效快:30秒内杀灭病毒和致病菌;

(3)功能强超高的氧化杀菌率高达99.999%,广谱杀菌,无耐药性

(4)使用方便直接喷涂皮肤、口腔、鼻腔等高效杀病菌,对人体安全无毒无刺激,无需二次清洗,成人、儿童均可使用

(5)去除异味,补水保湿。

第三、其他消毒剂。

我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84消毒液(次氯酸钠)、漂白粉(次氯酸钙),氯片,二氧化氯泡腾片都属于无机含氯消毒剂,但是无机氯化物性能不稳定,对人体伤害大,不适合做便携式个人消毒防护液。

        比如84消毒液,它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1%~1.3%,其主要作用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 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5.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

6.本品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慎用。

7.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8.   本品宜现用现配,一次性使用,勿用50°以上热水稀释。

9.使用时最好戴手套。

市面的其他消毒液如滴露和威露士(主要成分为对氯间二甲苯酚),净安消毒液(季铵盐)等,目前等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效还没有得到官方认定。

        此外香皂、沐浴露等日化用品中主要抗菌成分代表有三氯卡班、对氯间二甲苯酚,这些对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效也没有得到官方认定。另外,美国FDA已宣布全面禁售含有三氯卡班和对氯间二甲苯酚等19种抗菌成分的抗菌皂,已退出欧美市场。